一个世界,两种未来
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深度洞察
第一部分: 上海共识——构建全球AI新秩序
全球治理的“中国方案”
中国在WAIC 2025上正式提议成立“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”,旨在构建一个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全球AI治理新框架,与现有西方主导体系形成区别,开启全球AI治理的“双轨制”格局。
该组织的核心原则旨在团结“全球南方”,提供区别于美国的替代方案。
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》解析
大会发布的《行动计划》是中国AI治理理念的全面阐述,覆盖从基础设施到安全伦理的多个层面,旨在为全球标准的制定提供“中国模板”。
行动计划的五大支柱,系统性地展示了中国的战略意图。
第二部分: 远见者——未来智能的哲学思辨
🐅
杰弗里·辛顿: 驯服“猛虎”
“AI教父”辛顿以“养虎为患”为喻,警告AGI可能带来的生存性风险。他强调,一个超越人类的AI不会给人类留下“拔掉电源”的机会,呼吁全球合作研究“善良的AI”。他的科学警告为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提供了道义合法性。
🚀
中国领袖: AI即生产力
与辛顿的忧思形成对比,百度、阿里等中国科技领袖强调AI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务实价值。李彦宏提出,AI时代的成功标准是打造“超级能干”的应用,而非“超级应用”,将评价尺度从用户规模转向产业深度。
第三部分: 技术前沿——从基础模型到具身现实
路线之争:开源 vs. 闭源的双轨战略
开源与闭源的争论已超越技术本身,成为商业与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。中国正采取一种复杂的双轨战略:以开源谋求全球生态影响力,以闭源参与顶级商业竞争。
国家倡导:开源
地缘政治工具
团结全球开发者
绕过技术限制
团结全球开发者
绕过技术限制
↔
企业拥抱:闭源
商业竞争优势
保护知识产权
构建技术护城河
保护知识产权
构建技术护城河
机器人崛起:具身智能走向中央
AI正从数字世界迈向物理世界。超过60款智能机器人和50款智能终端在大会亮相,标志着具身智能已成为产业下一个核心焦点,竞争将在制造业、物流等物理世界展开。
具身智能成为大会明确聚焦的十大领域之一。
“AI+”落地为王:重塑垂直领域
大会展示了大量成熟的“AI+”应用,核心焦点已从模型参数的“大”转向应用场景的“深”。从智能座舱到AI眼镜,技术正深度融入产业,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。
关键垂直领域的AI应用展示。
第四部分: 战略家手册:驾驭AI新格局
致技术高管 (CTOs)
- 驾驭双轨世界:制定灵活的产品本地化和数据治理策略,适应中美不同的监管框架。
- 重估模型战略:根据市场和产品,重新审视在开源与闭源之争中的定位。
- 投资具身智能:积极寻求与硬件制造商的合作,抢占AI向物理世界转移的先机。
致投资者 (Investors)
- 寻找“桥梁”公司:关注能连接中美两大生态系统的公司,如跨境数据合规、AI安全平台。
- 押注“AI+工业”赛道:在中国,AI与传统工业的结合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巨大市场。
- 理解“矛盾”中的机遇:识别能在国家(开源)与企业(闭源)战略张力中获利的公司。
致政策制定者 (Policymakers)
- 安全合作,应用竞争:在AI武器化等全球安全议题上合作,在商业应用上鼓励竞争。
- 制定国家级具身智能战略:积极扶持机器人、先进制造等领域的“国家队”。
- 培育平衡生态:支持开源激发草根创新,同时扶持企业打造顶级专有模型。